“湖北龍蝦看潛江,所以我們才能第一時間把小龍蝦送到直播間,也才能把價格打這么低?!痹谌甏笈艡n品牌官總部直播間,一名主播正在推薦小龍蝦團購券,強調價格非常實惠。新京報記者以86.2元的價格團購了一張6斤裝小龍蝦券,并于7月9日進行了兌換。


而據蝦谷360平臺數據顯示,7月9日當天,湖北潛江規(guī)格為2-4錢的潛江紅蝦和青蝦單價均為15元/斤。這意味著6斤小龍蝦的成本已達90元,若再加上配菜、面條以及飲料等,總成本已超出消費者實付價格。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電商平臺上同規(guī)格小龍蝦價格不一,有些甚至相差兩三倍。同時,許多低價外賣小龍蝦存在實物與宣傳不符的情況,“缺斤短兩”“配菜壓秤”“以次充好”等現(xiàn)象已成為消費者投訴平臺上的“??汀薄1M管有品牌宣稱“活蝦現(xiàn)炒,不賣隔夜蝦”,但有門店表示“會提前把蝦煮好,冷藏一兩天再用”。


“四斤套餐”連盒帶湯僅3斤多


夏夜的小龍蝦本是親友聚餐的助興美味,但上海消費者伏女士回想起這個月的直播購蝦經歷,卻倍感鬧心。7月4日,伏女士前往朋友家做客時,在三十三年大排檔龍蝦(永興路店)直播間支付115.8元下單了4斤(規(guī)格為4-6錢)的小龍蝦。拆開包裝后,伏女士和朋友發(fā)現(xiàn),這份加了配菜的4斤小龍蝦,比一同購買的某品牌不帶配菜的3斤小龍蝦還要輕。


伏女士當即聯(lián)系商家,可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次日白天,她嘗試在直播間留言反映分量不足,卻被禁言并踢出直播間。隨后,她轉向黑貓投訴平臺維權。這期間,一名自稱商家工作人員的女性接聽了電話,但表示無權處理此事。多次交涉后,對方最終同意退還50元。事后,伏女士翻看商家評價發(fā)現(xiàn),與她經歷類似的差評不在少數,“要是下單前看到這些評價,絕不會選這家店?!?/p>


遼寧消費者小海也遭遇了類似的糟心事。7月9日,小海在滬上蝦煌?小龍蝦?甘井子店直播間下單了“四斤小龍蝦套餐”,頁面標注規(guī)格為3-5錢,使用優(yōu)惠券后實付60元。收到外賣后,小海在家用食品秤稱重發(fā)現(xiàn):連盒帶湯帶配菜的總重才1800多克(約3.6斤),去掉面條后只剩1600多克(約3.2斤),與商家宣傳的4斤相去甚遠?!拔冶緛硪矝]指望小龍蝦凈重夠四斤,畢竟價格在那,商家也要賺錢。但連盒帶湯帶配菜都湊不夠四斤,是不是太離譜了?”小海說道。


聯(lián)系商家后,對方要求他清點蝦的個數。“就算個數對上了,總重不對又有什么用?”更令小海氣憤的是,商家以售后為由添加其微信后,又翻看其朋友圈,詢問其職業(yè)信息,還稱“等哪天帶小龍蝦去看你”,讓小海感到被威脅。最終,在電商平臺和投訴平臺的介入下,售后結果以商家賠償15元、平臺補償20元優(yōu)惠券收尾。


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彭艷軍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廣告法》要求廣告內容“清楚、明白”,商家未按總重履約即構成違約。在總重不符的情況下,商家一味強調個數并不合理,屬于避重就輕。若宣傳中同時標注了重量和數量,則二者均為合同條款,缺一不可。


同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因此,商家借助售后名義,主動詢問、打探與售后無關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已屬于越界行為。如商家在與消費者溝通維權過程中,使用的威脅言語達到對人身安全的威脅,或多次發(fā)送恐嚇、侮辱等信息,則可能構成治安管理違法行為,公安機關有權依法進行處罰。


廣告“半個手掌”,實物“小如指節(jié)”


一些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小龍蝦預制菜時,則遇到了規(guī)格“障眼法”。


今年5月,浙江消費者方女士在刷短視頻時,被一條小龍蝦視頻吸引。畫面中煮熟的小龍蝦個頭飽滿,足有半個手掌大小,鉗子粗壯。方女士稱,視頻中展示的小龍蝦與她此前吃過的優(yōu)質潛江小龍蝦外形吻合,便點擊視頻下方的商品鏈接,進入“麻溜兒小龍蝦心選”店鋪,下單購買了99元3盒小龍蝦。


然而,實際收到的小龍蝦鉗子細小,個頭僅比指節(jié)稍大,一個勺子能盛倆,與視頻中展示的大小懸殊。方女士重新翻看原視頻和商品詳情頁面,既未找到類似“以實物為準”的提示語,商品鏈接名稱也未明確標注小龍蝦規(guī)格。下單選項雖然標注了“700g(大盒裝)”,但同樣未提及單只小龍蝦的具體規(guī)格。方女士對此非常氣憤,“用大規(guī)格小龍蝦的畫面騙消費者下單,這就是惡意誤導?!卑l(fā)現(xiàn)問題后,方女士馬上聯(lián)系了商家,但商家以“商品已拆封食用”為由拒絕退款。


吸引方女士下單的短視頻截圖(左);方女士購買的實物大?。ㄓ遥?。 受訪者供圖


有電商從業(yè)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方女士刷到的視頻被稱為“信息流廣告”。有的食品類信息流廣告會采用“懟鏡頭”等拍攝方式,讓食物看起來更大更飽滿。但這種“拍大規(guī)格、賣小規(guī)格”的引流行為,嚴格來說是不合規(guī)的。


在“麻溜兒小龍蝦心選”店鋪的評論區(qū),不少消費者也反饋了規(guī)格過小的問題:“費半天勁剝出來的蝦肉跟海米一樣大”“那些好評怎么來的?好細啊,有好多跟我手指差不多大小”“小龍蝦特別小,跟直播間的完全不一樣”……


多位消費者在“麻溜兒小龍蝦心選”店鋪評論區(qū)稱該店的小龍蝦實物較小。 電商平臺截圖


業(yè)內人士介紹,在小龍蝦消費中,比起總重,以“錢”為單位(1錢=5克)的單只重量才是關鍵。根據不同重量,小龍蝦規(guī)格通常分為小青(2-4錢)、中青(4-6錢)、大青(7-9錢)和炮頭(1兩以上),不同規(guī)格價格也不同。


新京報記者打開方女士購買的商品原鏈接發(fā)現(xiàn),標注小龍蝦規(guī)格的位置僅有兩處:一處在頭圖位置,但需消費者橫向滑動四次至最后一頁才能看到;另一處則在商品詳情頁,需多次下拉才會顯示。兩處均使用了同一張手拿鮮活小龍蝦的配圖,圖中以大號加粗字體突出顯示“湖北潛江稻田蝦”“蝦大肉美殼薄紅亮”等文字,而“標號小龍蝦:3-5錢”的規(guī)格信息則以細小的字體標注在左上方,字號不及前述文字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配圖中展示的小龍蝦明顯比方女士收到的實物大不少。


標注小龍蝦規(guī)格的字體明顯比較小。 電商平臺截圖


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引流頁面還是其他宣傳位置,如果經營者展示的小龍蝦規(guī)格明顯大于實物,且未在顯著位置標注“以實物為準”“圖片僅供參考”等字樣,僅在不顯眼處用小字提示,此類情況均涉嫌虛假宣傳,有欺詐消費者的可能性。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退款不代表不能退,只要商家存在虛假宣傳、欺詐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責任在商家,消費者就有正當理由申請退貨退款。


方女士于6月初向商家和電商平臺提出下架虛假宣傳視頻的要求,商家對此未予回復,平臺則回復稱此事不屬于其投訴管轄范圍。截至7月,方女士依然能在某電商平臺刷到該品牌展示大規(guī)格小龍蝦的引流視頻,“難道就放任這類視頻繼續(xù)誤導他人嗎?”趙占領指出,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本次事件中,對于消費者投訴的虛假宣傳情況,如果平臺遲遲未采取下架視頻等措施,消費者完全可以同時追究商家和網絡交易平臺的法律責任,也可以向二者注冊地所在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進行舉報。


隨著小龍蝦銷售旺季步入尾聲,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麻溜兒小龍蝦心選”賬號最終僅保留了一條視頻。盡管畫面中小龍蝦看起來個頭比較大,但至少穿插了用手明確指向“規(guī)格:3-5錢/只”字樣的畫面。不過在同一平臺內,還有“麻溜兒小龍蝦水產”“【熱賣促銷】麻溜兒小龍蝦”等多個推廣“麻溜兒小龍蝦”的賬號,其大部分推廣視頻仍未標明具體規(guī)格。


經歷此事后,方女士徹底失去了在電商平臺購買調味小龍蝦的信任?!艾F(xiàn)在線上買小龍蝦,我只去大品牌商超的小程序,或者外賣平臺上有實體餐飲的口碑老店,至少售后更有保障些,讓人放心?!?/p>


配菜壓秤近三成,“文字游戲”涉嫌誤導消費者


社媒平臺已成為當下小龍蝦產品傳播的重要途徑。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小龍蝦品類在抖音、小紅書、快手的短視頻滲透率分別為93.1%、87.3%、69.6%。


前述消費者投訴的三十三年大排檔和滬上蝦煌,正是今年某電商平臺團購領域里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兩家小龍蝦品牌。兩家品牌自稱已在全國分別擁有300多家和400多家門店。


近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分別下單了前述兩家品牌的團購外賣,并在其他平臺隨機選擇了一家價位相似的小龍蝦外賣,均選擇麻辣口味。具體而言,三十三年大排檔(東城店)標稱“小龍蝦6斤(約95-105只,單只3-5錢),含飲料、拌面及配菜”的團購套餐,劃線價328元,實付86.2元(不含配送費)。滬上蝦煌·小龍蝦·銀河SOHO店標稱“4斤套餐/招牌小龍蝦(約55只,345錢)+配菜+拌面+飲料”的團購套餐,劃線價245元,實付68元。靚蝦·99元70只小龍蝦(朝陽門店)的外賣套餐標稱“50只麻辣小龍蝦”,劃線價178元,實付79元。


在數量方面,三十三年大排檔(東城店)小龍蝦共計109只,符合標注數量,但單只規(guī)格明顯偏小。雖標注為3-5錢/只(15-25g),實際以3錢(15g)為主,還有幾只不到3錢,最小一只浸有湯汁的小龍蝦僅有10g。靚蝦·99元70只小龍蝦(朝陽門店)“50只麻辣小龍蝦”實際有52只,在未標明單只規(guī)格的情況下,實際小龍蝦多為3-4錢,且有兩成單只重量在3錢以下。


最小一只浸有湯汁的小龍蝦僅有10g。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攝


彭艷軍表示,商家應如實標注小龍蝦規(guī)格。同時,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若宣傳為“3-5錢”但部分小龍蝦實際不足3錢,且超出合理誤差范圍(如單只誤差超10%或占比過高),則構成虛假宣傳。消費者如通過團購、外賣買到缺斤少兩等問題小龍蝦,可主張退賠并向平臺或監(jiān)管部門投訴,平臺需承擔連帶審核責任。


在總重方面,團購小龍蝦重量與實際標稱斤數不符。其中,三十三年大排檔(東城店)小龍蝦配菜占比最多,除常見的黃瓜、掛面外,還有豆腐皮、年糕等,單獨挑出浸有湯汁的小龍蝦進行稱重,實際為2001g,意味著標稱6斤的小龍蝦實際僅有4斤,縮水超三成。盡管團購頁面尾部的其他規(guī)則中備注了“小龍蝦重量為生重,熟制后存在10%-20%的損耗率”,但實際損耗也與標稱不符。新京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重新向三十三年大排檔(東城店)核對“6斤是純蝦還是包括湯和菜”時,店員仍堅稱6斤是指小龍蝦。


另一家平臺上團購銷量較高的滬上蝦煌“4斤套餐/招牌小龍蝦(345錢約55只)+配菜+拌面+飲料”同樣存在標重不符的情況。經新京報記者稱重,滬上蝦煌·小龍蝦·品質好蝦(銀河SOHO店)配送的小龍蝦外賣套餐中,連湯帶菜再加上面條總重2350g,挑出浸湯汁的蝦后僅重1105g。不過,與三十三年大排檔團購頁面介紹不同,滬上蝦煌團購頁面中,備注了“商品套餐總重量4斤”。


新京報記者隨機采訪發(fā)現(xiàn),無論是標注“6斤小龍蝦”還是“4斤小龍蝦套餐”,多數消費者都會直觀地將數字理解為純小龍蝦的重量。而商家將“連湯帶菜再加面”的總重斤數作為套餐名稱,極易誤導消費者判斷。上述團購評價中,不少消費者提到“看到4斤以為是小龍蝦的總重,沒細想還包括湯菜面”。有消費者反映:“拍的是4斤兩單,實際連湯帶水不足3.5斤。找店家,對方只強調有55只,蝦個頭小得可憐。去直播間詢問,對方不回答,只會‘踢人’(指拉黑)”。


彭艷軍告訴新京報記者,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及《廣告法》第四條、第八條,商家在標題、主圖等顯著位置標注小龍蝦斤數,如“6斤小龍蝦”,但未明示配菜、湯汁占比,導致消費者誤以為凈重達標,已違反“真實、全面披露商品信息”義務。


對于不少商家將重量不達標歸咎于損耗率的“免責聲明”,江蘇省消保委此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烹飪方式不同會導致烹制后的小龍蝦存在一定程度縮水,但這種物理損耗不應成為平臺商家缺稱率30%以上的“擋箭牌”,烹制前后誤差過大不具合理性。建議商家全面真實、主動標明熟食小龍蝦產品的關鍵信息,如蝦的重量、規(guī)格、類型、個數、價格、配菜分量等,特別是要標注小龍蝦稱重計量方式,不得玩弄“文字游戲”進行誤導或夸大宣傳。同時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小龍蝦相關的商品消費時,如果發(fā)現(xiàn)小龍蝦重量不足、虛假宣傳等方面問題,應及時拍照、稱重等取證,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盡快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積極主張合法權益。


此外,上海消保委曾在2023年專門對小龍蝦烹飪后的損耗情況展開測試。結果顯示,烹飪后,因吸水變重等影響,白灼、冰鎮(zhèn)、蒜泥三種口味的小龍蝦非但沒有損耗,反而重量上升,十三香、香辣、黃燜口味則因蝦殼在油炸等過程中變薄,部分物質流失,都出現(xiàn)損耗,但損耗率也均在10%以下。


低價小龍蝦新鮮度存疑


除重量外,品質也是很多消費者投訴的焦點所在。新京報記者購買的三份小龍蝦外賣中,蝦頭剝離所需力道不同,頭身分離后,蝦肉顏色也略有不同??诟猩希械陌l(fā)彈,有的則偏柴。


具體而言,三十三年大排檔(東城店)的小龍蝦腮部及頭部蝦肉呈白色。靚蝦·99元70只小龍蝦(朝陽門店)的同部位蝦肉呈淺灰色。滬上蝦煌·小龍蝦·銀河SOHO店的同部位蝦肉呈現(xiàn)深灰黑色,且頭身銜接處在分離前還圍繞著一圈不明褐色團狀物,剝蝦時可以看到其來自小龍蝦體內,而非外部醬料粘連。


三份外賣小龍蝦蝦肉對比,從上至下依次來自三十三年大排檔、靚蝦、滬上蝦煌。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攝


對于在顏色上與前兩家差異較大的滬上蝦煌·小龍蝦·銀河SOHO店,新京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詢問店家原因,店家則對各類現(xiàn)象都歸結為調料染色。隨后,新京報記者翻閱滬上蝦煌的團購評價發(fā)現(xiàn),在近9000條評價中,差評3629條,占近四成。其中,不乏很多網友對其“鮮活現(xiàn)做現(xiàn)炒”的品質產生質疑,反映“蝦不新鮮,剝蝦過程中一拉就斷”“肉質發(fā)黑,還很小”“特別小,還好多死蝦”“腥味大,和賣家圖片相差甚遠”。


湯汁會將小龍蝦肉深度染黑嗎?國家蝦蟹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合肥工業(yè)大學教授陸劍鋒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蝦頭連接處的肉質呈現(xiàn)深灰色,實際可能與酶促氧化或褐變反應有關(易產生黑色素物質),尤其是頭部內臟器官較多,也易導致細菌滋生或腐敗,這是加速氧化或褐變發(fā)黑的另一個原因。頭部肉質發(fā)灰發(fā)黑的現(xiàn)象在不新鮮的蝦中會出現(xiàn),在正常的凍蝦煮熟后也可能會出現(xiàn)。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xié)會小龍蝦產業(yè)分會秘書長蔡俊指出,綜合來看,蝦頭連接處的肉發(fā)灰與否不能作為是否新鮮的直接判定依據,也可能是加工或儲存過程發(fā)生的正?,F(xiàn)象。判斷小龍蝦的新鮮度主要看口感,Q彈緊實的一般品質較好,松散發(fā)柴的可能不新鮮。如果蝦頭一掰就掉,肉質和殼分離,可能是不新鮮的表現(xiàn)。但這也和烹飪方式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蝦頭銜接處溢出的團狀物。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攝


對于蝦頭銜接處溢出的團狀物,陸劍鋒認為,這很可能是小龍蝦的體液或組織液滲出物,主要是由變性和凝固的蛋白質等組成。這種情況在河蟹中也很常見,即在蒸蟹或煮蟹時常會出現(xiàn)白色凝固物。當然,這可能與小龍蝦的鮮活程度也有一定關聯(lián)性,一般鮮活蝦烹飪時出現(xiàn)凝固物的概率會少一些,即便出現(xiàn),凝固物量也較少,不新鮮的蝦或凍蝦出現(xiàn)凝固物的概率更大,凝固物也更多。


宣稱“活蝦現(xiàn)燒”,實際門店各自有招?


新京報記者近期在多個小龍蝦團購直播間看到,主播在介紹小龍蝦時都用了“新鮮”“現(xiàn)燒”“三刷五洗”“不是冷凍”等宣傳語。如7月15日,在滬上蝦煌品牌總部直播間,主播稱“咱們家的小龍蝦都是活蝦現(xiàn)炒,不賣隔夜蝦,不是冰凍那種便宜貨可以比的,每一只蝦都是三刷五洗,先炸蝦后燒保證肉質Q彈緊實”。


但本次線下測評中,該連鎖品牌的小龍蝦品質與主播描述存在差距,多只小龍蝦存在較難脫殼的情況,且剝蝦時容易從中間斷裂,肉質發(fā)干發(fā)柴,且有門店實際操作并非像主播宣稱的那樣。


“夏季是小龍蝦上市季節(jié),還是用活蝦最好。若價格走高不穩(wěn)定,也可用液氮凍蝦替代。3月剛開始賣小龍蝦時,也可以用凍蝦?!毙戮﹫笥浾咭宰稍兗用藶橛桑瑥娜A北地區(qū)一位“滬上蝦煌”加盟商黃剛(化名)處了解到,盡管品牌方要求“活蝦現(xiàn)燒”,但實際上門店操作也各自有招。黃剛透露,雖然品牌方通常要求門店從品牌方拿貨,但實際上門店也可以自行從市場采購?!叭羰褂闷放品降囊旱獌鑫r,最低需一次性進貨200斤(約3000元)。熟悉了以后,也可以用自有渠道拿貨?!碑敱粏柤靶↓埼r產地是否為湖北潛江時,他表示“去海鮮市場,哪家便宜就選哪家”。


而即便原料“鮮活”,也不一定能保證“現(xiàn)燒”。“我會提前把小龍蝦煮出來,煮好的活蝦放冰箱能保鮮兩天。當然也可以用油炸,但不好保存,炸好后四五個小時蝦頭會發(fā)黑。通常銷量大的門店會用油炸?!秉S剛說道。


新京報記者也從多位售賣小龍蝦活蝦和液氮凍蝦的商家了解到,一些外賣、飯店也會用液氮凍蝦,“它比活蝦便宜,省去了油炸的步驟,就是在飯店吃也要過油的?!碑敱粏柤翱诟杏匈u家也直言,“與活蝦口感還是有差別”,但“蝦身清洗很干凈,用超聲波洗的,腮部白的”。新京報記者在某農產品交易平臺上搜索發(fā)現(xiàn),標稱湖北潛江產、規(guī)格為3-5錢的液氮小龍蝦,價格為9.8元/斤(包郵),同規(guī)格產品也有13元/斤,從技術上看,主要分油炸后液氮冷凍和水煮后液氮冷凍兩種,前者保質期18個月左右,后者最長能達兩年。


湖北洪湖一位小龍蝦賣家稱,由于今年天氣熱小龍蝦鉆洞不進籠,不易捕撈,導致近期價格走高,不少餐飲店因此改用液氮蝦降低成本?!跋癫惋嫷?、外賣團購、自助餐、酒店都有用液氮蝦的,我們賣的是水煮后液氮冷凍的,口感最接近活蝦。”該賣家稱,去年以來其液氮蝦賣得很好,開始一些餐飲店、酒店不敢拿液氮蝦貨,怕影響口感,后來也改用這類蝦。“活蝦便宜用活蝦,貴的時候就用一些液氮蝦。現(xiàn)在液氮蝦用得比較普遍,目前我們液氮蝦的出貨量比活蝦還多,像大型的商超都要好幾車,還有酒店7-9錢的小龍蝦也改用液氮蝦,我們都是在小龍蝦大量上市時做液氮蝦,現(xiàn)在拿貨也是最近5月的,用的時候提前解凍,沒有高的要求,可以包郵,口感還是很接近活蝦的,口感放心”。


蔡俊指出,當下小龍蝦加工技術日趨成熟,液氮蝦也能維持很好的品質,消費者不用太糾結是鮮活還是冷凍,更重要的是看成品的口感和緊實度。不過如果商家以鮮活現(xiàn)燒為宣傳賣點,卻售賣凍蝦,則是另當別論的虛假宣傳行為。


目前,已有打著“活蝦”幌子虛假宣傳的餐飲店受到市場監(jiān)管部門處罰。2025年3月,浙江嘉興南湖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南湖新區(qū)分局執(zhí)法人員查處了一家在直播平臺售賣“99元6斤”團購小龍蝦的門店。該門店門頭標榜“活蝦現(xiàn)燒”,但實際查出來用的是熟凍蝦(指煮熟后用冷凍技術保鮮,再被進貨到門店的小龍蝦)。監(jiān)管部門對其發(fā)布虛假廣告的行為進行了調查處理。


低價引流的“低質”商家在被加速淘汰


我國小龍蝦主要產地包含湖北、江蘇、安徽等地,由于不同季節(jié)、產地、規(guī)格、渠道批發(fā)價格不同,市場終端售賣價格也有差別。在外賣團購平臺,僅3-5錢小龍蝦這一規(guī)格,就有50元/斤、60多元/3斤、90多元/6斤等多個價位。按每斤折算,同規(guī)格小龍蝦的價差能達兩三倍。


一位在湖北潛江小龍蝦交易中心長期從事小龍蝦批發(fā)的商戶表示,今年5月,小龍蝦食材價格曾處于低位,甚至“低到上了熱搜”,這也使得小龍蝦餐飲商家擁有了一定的利潤空間。6月中旬,4-6錢的“中青”小龍蝦價格為14元/斤,一個月后,同樣大小、同樣品種的小龍蝦價格上漲至28元/斤,漲幅達100%。當食材成本提高,超低價小龍蝦就會逐步難以繼續(xù)。


北京胡大飯館行政總廚郭飛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每年小龍蝦旺季伊始,都會有不少餐廳用“超低價”的小龍蝦進行“引流”,“9.9元/斤”都不鮮見。但是這種只承擔“引流”功能的小龍蝦卻在品質上存在問題:單只重量僅約3-4錢(不超過20克),且肉質松散、“空殼蝦”概率很大?!耙恢?0克的小龍蝦,蝦殼重量就占一半?!?/p>


有餐飲從業(yè)者指出,這樣的“引流”往往只有“一時熱鬧”:“即使很便宜,但消費者對這類小龍蝦的品質都會非常不滿意。隨之而來的是食材成本上漲、菜品價格上漲,客人就更不會買了?!币簿褪钦f,低價反而加速了這種“低質”商家的淘汰。與此同時,一些主打品質小龍蝦的餐廳,并沒有因為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變化而出現(xiàn)銷售、客流下降,反而因為消費者對于性價比的追求之外,更追求質價比,而獲得熱度與銷量、口碑的再度上漲。


小龍蝦產業(yè)在經歷“夜宵頂流”時期后,近幾年逐步趨勢理性。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xié)會小龍蝦產業(yè)分會4月發(fā)布的《中國小龍蝦產業(yè)調查分析報告(2025)》提到,預計2024年全國小龍蝦餐飲產值比上年略有降低,小龍蝦門店基本維持7.3萬家。2024年度小龍蝦專業(yè)店開店率42.1%,關店率為42.9%。


有分析認為,小龍蝦門店關張背后,也反映出小龍蝦餐飲產業(y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比如在原料采購環(huán)節(jié),能否確保品質穩(wěn)定;在加工環(huán)節(jié),小龍蝦是否經過徹底清洗,是否存在濫用調料、通過重口味“以味遮鮮”的情況;在門店管理上,連鎖品牌能否對數百家門店實現(xiàn)精細管理,門店商家是否會為了壓縮原料成本而使用凍蝦或死蝦等。這些問題不僅不利于門店和品牌持續(xù)經營,也影響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也是接下來市場監(jiān)管部門、企業(yè)品牌方、小龍蝦產業(yè)鏈從業(yè)者需要協(xié)同發(fā)力、共同提升的方向。


新京報記者 秦勝南 王思煬 王萍

編輯 唐崢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