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陽春三月的居庸關,雄關疊翠、碧空萬里,一場別開生面的“太極對話”近日在長城之巔拉開帷幕,贏得中外游客連聲喝彩。挪威太極中心的24位太極愛好者不遠萬里來到北京,與北京市武術運動協(xié)會的太極愛好者一同太極論道、以武會友。

 

太極交流活動。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供圖

 

此次太極交流活動由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主辦,選址在居庸關長城,旨在通過世界文化遺產(chǎn)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對話,向國際社會宣傳長城文化和太極文化,通過中挪太極交流,推動太極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傳播同呼吸、共命運的友好理念,促進中挪人民友好、民心相通?;顒拥玫讲絽^(qū)人民政府、市武術運動協(xié)會大力支持。

 

在戶曹行署、南關炮臺及長城敵樓前,挪威友人與北京太極愛好者50人各自表演了太極扇、太極劍,共同合練了鄭曼青37式太極拳,結對切磋了太極推手。路過的中外游客紛紛用手機拍照、錄制視頻,還有不少外國游客加入隊伍,一起學習。

 

市武術運動協(xié)會副主席劉彥英對挪威友人進行了現(xiàn)場指導,帶領練習了一套傳統(tǒng)楊氏太極拳。他說,太極既是強身健體的實用技藝,更是修身養(yǎng)性的心靈之路,深刻蘊含了“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的東方哲學思想,期待通過中挪太極交流,展現(xiàn)中華武術的剛健雄渾與靈動柔美,同時汲取挪威友人的獨特見解與感悟,為太極文化在全球的廣泛傳播貢獻力量。挪威太極中心創(chuàng)立已42年,這是創(chuàng)辦人帕米拉第9次率團訪華。她表示,能與北京太極愛好者在長城上合練太極,是一次令人驚奇的經(jīng)歷,練習太極既是對自身的一種修行、可以讓內心變得平靜,也是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哲學思想的最佳途徑。帕米拉還帶著兒子艾倫一起,她希望兒子今后能夠接過中挪太極交流的接力棒,帶動更多年輕人傳習太極,促進兩國民眾相互了解。

 

年近七旬的退休記者約翰·沃特維克是第一次來中國。他說,自己練習太極近20年,始終為太極的魅力所折服,不僅自己練,還在家鄉(xiāng)帶動大家一起練。與北京的太極大師在長城練習太極太棒了,收獲很多。在交流的最后,挪威友人手持茉莉花以中文演唱了中國民歌《茉莉花》,表達了以太極為橋推動兩國人民友好的美好期待。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