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資料圖:校長高翔致辭時,兩名男生在一旁為他舉傘,看上去雨水順著傘邊緣流到了高翔身上,這一幕被網(wǎng)友調侃為“雙一流”。


“你說雙一流原來是這么個雙一流”話題近日登上熱搜,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9月3日,浙江工業(yè)大學舉行2025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有網(wǎng)友發(fā)布視頻稱,典禮開始后下起大雨,校長高翔淋雨致辭時,兩名男生在一旁為他舉傘,不過,看上去雨水順著傘邊緣流到了高翔身上,這一幕被不少網(wǎng)友調侃為“雙一流”。


由于浙江工業(yè)大學還不是“雙一流”建設高校,而近年來該校師生對沖擊“雙一流”的呼聲很高。所以也有網(wǎng)友評論稱,這是動人的“招生廣告”。


但不得不說,這有些過度解讀了。開學典禮突遭大雨,校長淋雨致辭,學生打傘,這一場景確實動人,但將其和學校辦學、招生聯(lián)系起來,則顯牽強。


在開學季,這樣的新聞上熱搜,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學生、家長關注大學的開學典禮。上熱搜的新聞事件,會提高學校的關注度,但就此說這是學校“動人的招生簡章”,則有些夸張了??忌图议L關注一所學校的辦學,報考一所學校,還是要深入了解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


近年來,大學校領導致辭遭遇大雨,旁人給致辭者打傘的現(xiàn)場照片、視頻,都會引起輿論關注。比如某高校校長致辭,遭遇大雨,書記給校長撐傘,就被傳為美談。某校畢業(yè)典禮,校長致辭時,學生上臺主動打傘,這一舉動也被認為是體現(xiàn)了師生關系融洽。


但換一個角度看,這不是人之常情嗎?其實,在遭遇大雨時,不論是校長繼續(xù)致辭,其他領導給校長撐傘,還是同學給校長撐傘,都是很正常的行為,沒有必要拔高、夸大意義,進行過度解讀。


如果再把這些撐傘行為和學校形象,以至招生綁在一起,將會是學校難以承受之重。這也是當前一些大學面臨的“輿情困惑”,一旦出現(xiàn)輿情,大學就擔心會影響到學校形象,于是進退失據(jù)。其實,大學不應過度關注輿情,而是要堅持做好自己的事,依法依規(guī)應對輿情。


回到這起事件上,浙江工業(yè)大學面對的這波熱度是頗為復雜的,有網(wǎng)友借此調侃該校還不是“雙一流”,兩名同學打傘留下間隙,制造了“雙一流”;有人點贊校長堅持發(fā)言,學生主動給其打傘;也有人質疑為何下這么大雨學校還要舉行開學典禮。


其中有很多調侃之語都可一笑置之,學校也不要太在意。學校要回應的是下雨天開學典禮的組織情況。


據(jù)報道,浙江工業(yè)大學黨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關注到了這件事,她說看到了不少學生的正面評價,這次開學典禮下雨是在他們的意料之外,當時為校長撐傘的兩名同學看到雨越來越大,校長的衣服也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所以自發(fā)上臺撐傘。


她還告訴記者,學校師生的風格一直非常低調務實,校長的演講本來是開學典禮的第一個議程,后面還有好幾個活動,但是因為突然下雨就全部取消,讓學生早點兒回去休息了。


這是理性、平和的回應。說到底,撐傘事件就是開學典禮中的一個插曲,沒有必要強行上價值,也不必太在意不一樣的聲音。


開學典禮的主角,并不是校長,而是學生。該校開學典禮只完成第一個議程,就因下雨取消后面的議程,讓學生回去休息,學校尊重和愛護學生,這比校長被淋濕更值得關注。


撰稿 / 劉辰(媒體人)

編輯 / 柯銳

校對 / 趙琳